最近剛好看了兩本很接近的書,

螢幕快照 2018-10-14 下午1.12.51.png

第一本是由卡蘿杜維克博士所寫的「心態致勝」。

螢幕快照 2018-10-14 下午1.12.29.png

第二本則是Anders Ericsson和Robert Pool所合著的「刻意練習」。

第一本書中討論的是,各個領域的成功者都有特定的心態造就他們與她人的不同。

而第二本書中所說明的是,只要善用刻意練習,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成功者。

 

看了這兩本書後,覺得成功者其實是可以教出來的。

但是如何讓學生、孩子,甚至自己能夠擁有成長心態,這就是一門藝術了。

「心態致勝」中,主要把人分成「定型心態」及「成長心態」兩類。

能夠擁有成長心態的人,會專注於努力、成長、不讓成功失敗定義自己。

而身為家長或是教育者的立場,要學會建設性的批評,

肯定孩子的用心,給予孩子高標準與關愛的環境,

理想中若能讓孩子熱愛學習、獨立思考、主動學習探索未知,

並且教導孩子們把自己想學的東西擬定一個具體的計劃、思考生動的細節。

 

「刻意練習」中,則是提醒,如果只想達到「可接受」的能力就好,

那麼,多幾年的練習,能力仍會停留在「可接受」的程度上。

而刻意練習要能成功,一定要有下列條件:

1. 該領域必須發展成熟,佼佼者的水準和新手有極大差異。

2.需要有專業老師以幫助學生改變表現。

所以,要協助學生或是讓自己達到專精的程度,

一定要有規劃,也要能有反思、反饋的機會。

這本書,剛好就是前一本「心態致勝」的後半部呀!

那些所謂的「具體計畫、生動細節」,就是刻意練習希望每個人能做的。

若能加上專業人士的協助,那進展就更快了。

 

可是,我們總會遇到沒有好老師的情況,

這時,就得自己設計練習活動,去找出問題所在,自己評估進展、調整目標。

而要能完成這些瑣事的前提,就是必須找到能「持續不懈的動機」。

這又回到第一本的「心態致勝」了。

 

刻意練習中有一句話,

「人之所以停止學習,不再進步,不是因為到達天生能力的極限,

而是因為某些原因不在學習,或者從未開始學習。」

我相信,人的潛能是無限的。

身為教育場中的一員,更應該充分讓自己多元學習,才能當學生的綁樣。

也希望自己能在教育現場中,讓學生培養成長心態、協助他們刻意練習,

在事半功倍的情況下,創造出最好的教育環境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慢慢就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